当前位置:首页 > 浏览提要 >

习近平同志诠释陆贽廉政典故

编者按:

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,有一段诠释陆贽廉政典故,摘录于下。

“唐德宗时期有一个宰相叫陆贽,他严于律己,任何礼物一概拒绝,唐德宗劝他说,爱卿太过清廉了,别人送什么都不收也不好,像马鞭靴子之类的,收下也没什么关系。陆贽回答说,一旦开了受贿这个口子,必定胃口越来越大。收了鞭子靴子,就会开始收华服裘衣;收了华服裘衣,就会开始收钱;收了钱,就会开始收车马座驾;收了车马座驾,就会开始收金玉珠宝。这些年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,不少也有过长时间艰苦奋斗、自我严格要求的经历,犯错误往往就始于在一些小事和细节上不谨慎、破规矩,结果胃口就越来越大了。正所谓 ‘不矜细行,终累大德。为山九仞,功亏一篑。’”

(附:1.陆贽原文;2.陆宣公祠客厅展牌照片;3.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展牌照片)

附:1.陆贽原文

陆贽奏章《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》摘录

编注:陆贽《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》奏章事由,贞元九年二月,唐德宗就三件事以密旨方式,先后两次着顾少连宣口谕给陆贽,遂陆贽以密奏方式,对三件事陈述君道,故成3600文字的《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》奏章。三件事为,其一暗示陆贽防犯赵憬有“险”,其二提醒陆贽防范苗晋卿父子“不臣”,其三谓贽“清慎太过”等。现将原奏章中所涉第三件事的论述摘录于下。

少连又向臣说云:圣旨察臣孤贞,犹谓清慎太过,都绝诸道馈遗,却恐事情不通。如不能纳诸财物,至如鞭靴之类,受亦无妨者。

伏以货贿之利,耳目之娱,人间常情,孰不贪悦?况臣性直凡鄙,宁忘顾私;家本窭贫,安能无欲!所以深自刻慎,勉修廉隅者,盖由负戴厚恩,尸窃大任……若无耻惧……是忘忧国之诚。由是苟行特操,杜绝交私,诚知无补大猷,所冀免贻深虑。陛下责臣以清慎太过,斯谓圣明;陛下虑事之不通,有乖理道……夫以胥吏末流,苞苴微贶,苟或违道,且犹知惭,况乎公卿大臣之间,方岳连帅之任,岂资纳贿,然后致诚……高祖、太宗著法立制:“监临受贿,盈尺有刑。”陛下每发德音……大辟(死罪)之属,皆蒙涤除,唯于犯赃,往往不赦。岂不以贪饕为弊,残蠹最深。至于士吏之微,尚当严禁;矧居风化之首,反可通行?陛下尚以为“鞭靴之类,受亦无妨”,若使天下受贿,唯有二三宰臣;四方诛求,止于鞭靴细物,行之不足以伤化,绝之不足以利人,则臣固已微抑私心,将顺睿旨矣……臣所以未敢奉诏……者,审知此道不唯于无益,必有甚损故也。

夫货贿上行,则赏罚之柄失;贪求下布,则廉耻之道衰……作法于谅,其弊犹贪;作法于贪,其弊斯乱……贿道一开,展转滋甚。鞭靴不已,必及衣裘;衣裘不已,必及币帛;币帛不已,必及车舆;车舆不已,必及金璧。日见可欲,何能自窒于心;已于交私,固难中绝其意。是以涓流不止,溪壑成灾……自昔国家败亡多矣,何尝有以约失之者乎!臣窃料郡府之不愿行贿于朝廷,犹乡闾之不愿输货于郡府,但以行之者有利,不行者有虞,故为安身保位之谋,不得不行耳,夫岂乐而行之哉!假如四方俱赂于朝廷,朝廷受其三而却其一,有所受,有所却,二端相反,则遇却者或有意疑乎见拒而不通焉。四方俱赂于朝廷,朝廷俱辞而不受,则咸知不受者乃朝廷之常理,适所以服其心而诱其善,复何嫌阻之有乎……陛下嗣位之初,躬行节俭……迩臣无受赂之事,四方风动,几之清平。旋以刑峻赋繁,兵连祸结……洎大憝歼夷,皇运兴复,征伐之役,颇息于前时;清约之风,亦亏于往日……曩兴师徒,人困暴敛;今罢征伐,人困私求。是乃残瘁之余,永无苏息之望……而议者反以“纳赂通情”之理以惑陛下,斯不亦诬上行私之甚者乎!

是知伤风害礼,莫甚于私;暴物残人,莫大于赂。利于绝私去贿者,莫先于君主;务于爱人助理者,莫切于辅臣。然则君主、辅臣之间,固不可以语及于私贿矣,况又躬行乎!臣以受恩特深,志欲巨细裨补……所以每事献替,不以犯杵为虞。意恳词繁,伏用渐悚。谨奏。

(录自(《陆贽评传》/王素著/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/南京大学出版社/P.345~353)

附:2.陆宣公祠客厅展牌照片


附:3.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展牌照片